
AI智能体,为什么看不懂?
AI智能体,为什么看不懂?几个月前,国际IT咨询机构Gartner给AI智能体(Agentic AI,代理式AI)算了一笔账。预测到2028年,即三年后,全球33%的企业软件将包含Agent(代理),在2024年,该比例不到1%;到2028年,15%的日常工作将由Agent自主完成,2024年该比例接近0%。
几个月前,国际IT咨询机构Gartner给AI智能体(Agentic AI,代理式AI)算了一笔账。预测到2028年,即三年后,全球33%的企业软件将包含Agent(代理),在2024年,该比例不到1%;到2028年,15%的日常工作将由Agent自主完成,2024年该比例接近0%。
红杉美国合伙人 Konstantine Buhler 预测 2025 年将成为 AI agent 的“群体协作”时代,标志着 Agent 元年的到来。
我一直认为,火山引擎是一家比较有气质的云计算企业——思维新颖,动作很快,且打法总是直来直去。
强化学习·RL范式尝试为LLMs应用于广泛的Agentic AI甚至构建AGI打开了一扇“深度推理”的大门,而RL是否是唯一且work的一扇门,先按下不表(不作为今天跟大家唠的重点),至少目前看来,随着o1/o3/r1/qwq..等一众语言推理模型的快速发展,正推动着LLMs和Agentic AI在不同领域的价值与作用,
TL;DR:如果您有一个AI产品,用户问您这是AI Agent还是Agentic AI?如果您回答不出来,或者认为这两个概念是一回事,那您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技术认知了。不过没关系,因为99%的人都不知道,现在您只需要看完这篇文章就可以了。
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,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日益复杂化,攻击手段不仅更高效、隐蔽,还催生了新型的「AI 黑客」形态,因此引发了各类新型网络安全危机。
Agent 正在成为 2025 年 AI 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之一。
当手机中装满智能体,下一代AI手机的雏形正在显现。
Agentic AI 的 3 要素是:tool use,memory 和 context,围绕这三个场景会出现 agent-native Infra 的机会。
CAMEL-AI 团队在 Manus 上线后 1 天内推出的 OWL 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,项目实测成绩达到开源界 GAIA 性能天花板,达到了 58.18%,超越 Huggingface 提出的 Open Deep Research 55.15% 的表现。